因美國原油庫存再度錄得大降,同時汽油和精煉油庫存也全面減少,國際油價周三(7月19日)盤中上漲逾1%,不過美國原油產量再攀新高阻礙油價進一步上升。最終,WTI 8月原油期貨收漲0.72美元,漲幅1.55%,報47.12美元/桶;布倫特9月原油期貨收漲0.86美元,漲幅1.76%,報49.70美元/桶。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顯示,截至7月14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大降472.7萬桶,庫欣庫存減少2.3萬桶,精煉油庫存減少213.7萬桶,汽油庫存減少444.5萬桶。但目前美國原油庫存仍比歷史平均水平高出約37%,而且美國產量繼續攀升至2015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受數據影響,WTI原油在突破47美元/桶關口后再次徘徊。
另一方面,在7月24日的OPEC與非OPEC國家臨時會議召開前,各國繼續傳出各種混亂的消息。厄瓜多爾石油部長周一曾稱,該國將不再遵守減產2.6萬桶/日的協議。不過,在周二與沙特能源部長法利赫進行磋商后,厄瓜多爾又改口稱,將繼續按照減產協議削減石油供應,并將與沙特共同致力于減少庫存至“正常”水平。
此外,據路透社周三報道,俄羅斯消息來源稱俄方已做好準備與OPEC一起重塑石油市場。莫斯科同意沙特提出的多邊提議,以適應尼日利亞和利比亞不斷增加的產量。但科威特石油部長Essam Al-Marzouq周三稱,OPEC的產量仍然在3250萬桶/日的目標水平以內,現在談論是否建議調整減產協議或限制尼日利亞與利比亞產量為時過早。他指出,供應過剩應可在明年3月底結束,油價已開始穩定在45至50美元之間,隨著庫存下降油價未來數月還會得到提振。
伊拉克石油部長阿魯艾比則表示,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將原油產量增加至500萬桶/日。加拿大皇家銀行警告,伊拉克才是OPEC成員國中的最大風險。
此外需求端也傳來不利消息,據知情人士稱,全球最大的石油煉廠――中國石化6-8月份的每月石油處理量將比原計劃少100萬噸左右(約24萬桶/日)。他表示,這是因為需求減弱,并且與民營競爭對手的競爭加劇。作為全球最大的海外原油買家,中國需求的下降或對原油市場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