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13日,中石油塔里木油田針對庫車山前超深井固井技術瓶頸,創新形成超深氣井尾管全過程塞流固井工藝技術,在克深905井等3口井成功應用,固井合格率由45%提高至85%,有效破解了山前構造復雜深井超深井固井漏失難題。
塔里木油田立足庫車、塔北、塔中三大油氣勘探陣地,分區塊、分層位、分井段,推行一井一策、一層一法,不斷探索總結形成了適合地質特性的提速技術“套餐”。全井筒配套技術成為鉆井又好又快的制勝法寶,鉆井實現一升雙降,即2016年比上年生產時效提高2.95%,事故時效降低2.68%、復雜時效降低0.27%。
塔中區塊碳酸鹽巖井具有“塌、黏、卡、溢、漏”的特性。為此,技術人員運用“近小斷層,遠大斷層”的思路,創新推行“迂回戰術”避開目的層打目的層,由過去的瞄準儲層打井到現在貼著儲層“頭皮”打井,有意避開縫洞,有效減少井漏等復雜情況。中古511-7X井復合鉆進至5408.11米發生井漏,出口失返。針對碳酸鹽巖地層易漏易噴的特點,優選橋漿堵漏技術,優化架橋材料級配,確保堵漏一次成功,降低了復雜處理時間和漏失量。去年,塔中區塊鉆井成功率達90%,連續4年鉆井成功率超85%。
塔北碳酸鹽巖因高溫、高壓、高含硫,井控風險大。針對易垮、易漏、易卡等問題,工程技術人員因層制宜,調配合口對味的技術套餐,在富源區塊二開上部可鉆性較強地層,推廣使用高效螺桿+PDC鉆頭,二開下部“硬骨頭”井段應用扭力沖擊器+個性化PDC鉆頭組合。這種“上一套、下一套”的集成組合,極大地提高了鉆井速度。富源區塊平均機械鉆速提高62.3%,每小時由6.05米提高到9.82米,鉆井時效達95%以上,單井平均成本下降30%。
庫車地區屬于典型的“三超”氣井,壓力、溫度、井深屢創新高,地層傾角最大75度,存在逆沖斷層、鹽膏層、高壓鹽水層,目的層白堊系裂縫發育,鉆井過程中易上噴下漏,成為效益勘探的掣肘因素。
為有效避開諸多安全風險,工程技術人員創新鹽間超高壓鹽水層安全鉆井技術,形成了鹽間高壓鹽水層放水泄壓技術方案,合理優化目的層鉆井液密度,大幅降低目的層復雜時效,并在目的層使用渦輪+孕鑲鉆頭鉆進,基本實現一趟鉆完成目的層進尺目標,2016年鉆井事故復雜時效比上年降低47%。目前,地質條件最復雜、鉆井周期最長的克深9區塊第三輪鉆井已達到370天以內完鉆水平。